跳至主要內容

去九宮格會議室這些實踐類作業孩子有點搞不定_中國網

開學在即,中小學生在家人幫助下趕工手抄報、打卡報告

這些實踐類作業孩子有點搞不定

開學在即,花式趕寒假作業的戲碼再次“上演”。記者調查發現,做手抄報、打卡博物館等實踐類作業成為學生和家長們“查漏補缺”的重點,有些家長干脆代筆補作業。對于這種現象,中小學校校長大多表示,匆忙趕工并無意義。一些學校也表示會適當設定開學適應期,給學生留出緩交作業的時間。

原創手抄報難倒全家

最近一周,市民單女士的常態是——每天下班后“加班”畫畫,幫孩子完成原創手抄報。作為一名四年級學生的家長,單女士發現,孩子寒假有至少五六份手抄報的作業。“老師要求,必須圖文并茂,還得是原創的。”

她舉例,有一項“讀懂二十四節氣”的作業,要介紹不同節氣的特點、習俗、詩句等。“小男孩畫畫功底堪憂,只能全家出創意,我上手畫圖,再讓兒子填空寫字。實踐作業簡直是考驗家長。”

記者隨機采訪了十余名中小學生家長,幾乎都在吐槽手抄報作業。嚴女士的女兒剛上小學,她說:“學校留了5篇讀書報告,讓用手抄報的形式寫讀后感。孩子讀得很認真,但畫手抄報還是有點困難,最聚會后只能全家幫她趕作業,她還是聚會沒學會怎么做手抄報。”

逛博物館只為找答案時租空間

不少學校布置了逛博物館的實踐作業。記者走訪了近10家博物館,只見拿著課本到展廳里找答案的學生隨處瑜伽教室可見。在首都博物館,一位上初一的男生拿著手機,對準說明牌一通猛拍,卻幾乎不抬頭仔細看文物。“學校要求寒假至少看5個展覽,記下重點文物的信息。我和兩個同學一起來的,他倆在另外的展廳,我們一人負責一部分,速戰速決。”

多位家長也表示,有時孩子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走進博物館,逛展時走馬觀花,很多知識過眼不過腦,壓根沒記住。

也有一些家長做足了功課,希望帶著孩子在博物館有所收獲。“春節假期,我們一家特意選擇去河南玩,看重的就是那里博物館資源多,方便孩子完成實踐作業。”五年級學生家長常先生表示,盡管博物館之旅讓孩子收獲滿滿,復雜的作業卻給孩子帶來九宮格了負面情緒。“為完成作業,孩子得修照片、剪視頻,還要準備演講,已經對博物館有了‘抵觸’情緒。”

學校將設作業緩交期

針對這種花式趕實踐作業的情況,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認為,匆忙趕作業讓實踐作業本身失去了教育意義。

“雙減共享空間”政策落地后,很多學校不再留死記硬背、簡單重復的單科作業,而九宮格是花心思設計實踐作業。“設計這些作業的初衷,是為了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,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成長。”他表示,這些作業意在鼓勵學生堅持適當鍛煉、開展綠色閱讀、參加實踐活動。“無論是放任孩子開學前突擊完成作業,還是家長幫孩子寫作業,這種教育方式都不正確。”

一些學校則表示,不鼓勵學生為了趕工而“糊弄”,會留出緩交作業期,鼓勵學生真動腦、真動手。李明新說,家長應該指導孩子制定可行的假期生活和學習計劃,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,對于實在完不成作業的學生,學校也可以設置一定的“緩沖期”,“學生實事求是地說明原因,老師會允許緩交,或者做出更妥當的處理。”(記者 李祺瑤)

分類:好事

搶先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由 Compete Themes 設計的 Author 佈景主題